6月12日,副院长董岩带队赴围场县蓝旗卡伦木耳核心基地调研指导。董院长实地察看了基地木耳发菌,菌棒摆放,大棚塔架布局、露地黑木耳生产等情况和生产进度,认真听取了基地相关情况汇报和下一步重点工作务,考查现阶段黑木耳、玉木耳、皱木耳试验示范进展。
在调研中董院长指出,黑木耳生产中要注意三点:一是要科学细化基地建设规划,对发菌、生产、出耳、晾晒棚等进行合理规划布局。二是要加强喷水、控温、通风、采摘、晾晒的管理,防止出现闷棒、烂棒、烧棒、烂耳等影响产量的问题发生。三是要及时指导农民采摘、晾晒、销售,努力提高农民积极性,确保增产增收。同时要抓住有效时节,合理安排工期,确保木耳高质量全面完成,使黑木耳产业成为覆盖全村的富民产业。
随着木耳产业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壮大,黑木耳废菌棒的科学处理和再利用问题成为产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大量废弃菌棒随意堆积或丢弃,严重影响了农村环境,且容易出现杂菌污染食用菌大棚的情况。另外,传统的锅炉焚烧方式也会带来一定的空气污染问题。鉴于此,我院下属河北省食用菌体系木耳岗位专家董岩及其研究团队研发黑木耳废弃菌棒培育大球盖菇技术,在围场蓝旗卡伦进行出菇示范。使用黑木耳废弃菌棒来生产大球盖菇是一种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方式,这不仅解决了废弃菌棒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基质材料来栽培另一种有价值的食用菌,为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供稿部门:蔬菜研究所 供稿人:刘源 编辑:郅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