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12月9日起,未来一周我省将迎来入冬之后的第一轮寒潮,降温降雪大风等齐袭我省,特别明后天将是降雪、降温核心时段,全省多地将出现暴雪和特大暴雪天气。此次寒潮降温幅度较大,暴雪影响范围较广,恶劣天气条件下势必会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不利影响。河北省奶牛创新团队为更好的应对寒潮天气,保障牧场生产安全,团队专家重点围绕畜舍和设备机械检修、场区内扫雪除冰、饲草饲料的储备及营养调控、畜舍保温和环境控制等方面,提出“一排查、一储备、三做好”建议,指导牧场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灾情发生,降低牧场经济损失。
(一)排查安全隐患,加固并修缮库房和奶牛舍。
牧场维修人员加强奶牛舍、挤奶厅、草料库、青贮窖、水电等设施设备的维修和巡查,重点排查犊牛舍、泌乳牛舍、奶厅、待挤区、料库等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老旧舍,发现隐患及时进行加固和维修,避免大风吹翻棚顶和墙体,防止大雪压塌顶棚;牛舍内的饮水管道要使用保温棉进行包裹,避免冻裂水管;对饲料贮存加工区(草料库、饲料仓库)的电器线路进行检修,注意场区用火、电安全,场区内张贴警示标语且应配备足够消防设备,避免火灾发生。
(二)储备饲草、饲粮,调整饲养方式。
为应对大雪封路、生产物资短缺等问题,牧场应提前储备充足的饲草、饲料、治疗药物、冻精等必需品,储备燃油、煤炭、保温材料等,以备临时维修替换时使用,牧场主关注本地天气预报,准确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做好暴雪、大风、强降温天气发生前值班布置工作,增强夜班巡视次数,做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在饲料制作过程中做好饲料营养调控,及时提升日粮能量浓度,提高奶牛抗冷应激能力,为抵御严寒奶牛饲料中精料供给量应提升10~15%,用以补偿奶牛因维持需要,减少机体为维持正常体温而消耗摄入的能量;严格控制哺乳期犊牛入口时奶和代乳品的温度,犊牛饮用奶的入口温度不低于39℃;寒冷天气情况下,为奶牛提供温水,泌乳牛饮水温度控制在15℃以上,一月龄内的犊牛饮水温度以35℃~38℃为宜,一月龄后可提供20℃左右的温水。
(三)做好牛舍保暖工作。
为保证牛舍温度,维修人员和饲养员应关闭牛舍门窗,选用透光性好的塑料膜将窗户密封,窗户的玻璃或采光板应保持干净,有利于采光;白天将圈舍南侧部分门窗打开,以利于圈舍通风换气,在天气晴朗的11:00至15:00时之间将牛只赶至运动场进行活动,夜间将门窗关闭,保证夜间牛只在圈舍内休息,避免牛只在舍外受寒挨冻;可以使用保温棉被、草帘、草堆等,在牛舍迎风面墙体做挡风墙,避免大风直接吹入牛舍,减少牛只疾病的发生;每天要定时清理奶牛卧床的粪污,保持卧床干净卫生,并及时填补卧床垫料,卧床厚度不要低于15cm;新生犊牛使用干洁粉吸附背毛表面附着的水分,维持新生犊牛体温正常,犊牛舍使用保温灯或暖风机取暖,犊牛趴卧区要保证垫料厚度在20cm以上,每天应及时清理被粪尿污染、浸湿的垫料,确保垫料的干燥和清洁。
(四)做好清雪和清粪工作。
及时清扫草料库、牛舍地面和顶棚上的积雪,防止机械轮胎打滑、积雪压塌棚舍等情况发生;认真清扫牛舍、挤奶厅等通道,避免地面结冰造成人员和牛只行走时滑倒摔伤,降低母牛被动淘汰比例率。进行清粪工作时要避免带牛作业,清粪要及时,避免舍内粪尿堆积、冻实和结冰现象发生。
(五)做好机械防冻和牛只冻伤。
因气温突然减低,且降低幅度较大,为保障柴油设备低温条件下正常运行,司机应及时更换低标号柴油,防止机械在低温情况下无法启动影响生产。运动场指定区域使用稻草、麦秸等垫料以便牛只趴卧和休息,垫料厚度10~20cm为宜,使用足够厚度的垫料可有效防止牛只在趴卧时腹部好肢蹄与冰冷的地面直接接触,避免乳房、乳头、肢蹄冻伤;夜间低温情况下牛只在舍外过夜容易出现耳部、乳房、肢蹄冻伤,因此认真检查牛只数量,确保牛只不在舍外过夜;奶牛卧床垫料要保持干燥清洁,垫料可以选择牛粪渣、锯末等,能有效预防奶牛乳房冻伤情况的发生;冬季乳头药浴时,选用防冻伤的药浴液,挤奶结束待奶牛乳头表面自然干燥后再放出挤奶厅,以防天气寒冷冻伤乳头。